close

images  
   生活還是需要一點規律,否則很容易像體重,一旦穿了寬鬆的褲子,就容易失控。

六陽

  等到經歷之後,才發現,有許多事跟自己想的完全不同,曾在國高中時,我夢想過著每天醒來就能玩遊戲、打電動的生活,其實等到真的在大學這樣做之後,才了解,沒有目標的生活,反而容易失重,原本的夢,想不到這麼容易惶恐。

  有時,在生活中適當給自己一些目標一些事,反而會更快活,或許目標不大,卻貴在持之以恆。身體和健康這種東西真的跟機器一樣,沒有經常跑動,就容易有生鏽的感覺,沒有目標的生活,跟把摩托車放在戶外一直風吹日曬卻半點都不動一樣,鏽蝕到最後連原本應該有的基本技能:跑動,都沒有辦法繼續維持,相反的,還需要更多的資金才有辦法挽回這最基本的技能。

  人們常說,眼見為憑,但更多的東西,是在我們目光之外的,只顧眼前,不一定是最正確的,或許,把時間拉長遠來看,原本認為的東西,會產生莫大轉變。

  今天早上穿上牛仔褲去學校上課,讓我突然想到,逐漸失控的教育。

  最近常聽到小朋友越來越難教,或是常聽到,我們的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。這種大題目,過度年輕的我沒有想過要論述,畢竟我不是政策決策者,人生歷練也還不足夠豐富到可以看透很多事物的本質,所以在思考的很多層面,我是沒有辦法理解的,但說不定也因為這樣的角度,所以直觀?這也難說。

  但就我自己的接觸,會覺得有很多時候,家長的保護,讓我們成熟的年齡一直往後推遲。在最初的年代中,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,跟現在至少有著兩倍的差距,或許,不是我們的眼界問題,而是沒有機會像以前的父母那般,能夠讓自己的小孩從小去田裡跟著大人一起學習著勞動,並且學習著負責。

  許多事情總是相互影響之後,才有了現在的風貌,政策影響老師的教學方式,這點不錯,但家長的意見也會影響政策,是否也曾經想過?

  就每個人都說著一代不如一代這點來看,或許,是應該去思考的,不僅限於政策決策者,而是每個家長們包含現在已經要成年的青年男女,對自己孩子的未來期望究竟為何?如果希望孩子獨立,那麼就試著用日常生活的一些瑣事,例如洗自己吃過的碗,或是輪流洗家裡的衣服等等,去讓孩子從小事情中學會負責,這種教育,會不會更適合每個孩子本身?家教,是永遠的教育,也是所有教育的基礎。

  校園風氣近幾年來一直都在轉變,尊師重道的風氣逐漸消失殆盡,教師當然也有了轉變。每個人都是需要被鼓勵的,那麼能不能請家長們為一些真的有在關心學生的老師群拍起手掌?畢竟,每個學生大都要等到了出社會,才能忽然理解老師的一片苦心,因為那時自己終於有躲不開的責任必須承擔,但老師每一屆每一屆,哪怕被潑冷水都還抱持著希望去重複做的努力,又有誰看到?

  言教不如身教,看著自己的姪子在叔嬸的教導下成長,真的感觸良多,從不曾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如何教導小孩的叔嬸,在後來聚會中有機會了解,教導小孩,原來父母親自己要先能忍得住,要能忍得住自己的心疼。

  很多現在的小孩不會做的,叔嬸會狠得下心,讓他們去學習,養成良好的習慣,並且能夠理解自己負責任的好處,更甚者,將孩子視作大人,互相協定,因為勞動項目而獲取應得報酬的觀念,去培養工作習慣還有金錢價值觀,或許這種落實,比起跟著政策的口號,來的更切實點,所以年紀小小的才剛要升國一的姪子在待人處事上,活潑但不失禮,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意見,卻也能接受別人的建議,豈不神乎?

  還記得在網路上看到的分享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「社會形態源自於家庭教育,家庭教育源自於個人的修養。若能先培養好個人修養,進而料理好家庭,社會秩序自然能漸上軌道。每個人都容易等著別人做,卻忘了可以從自己做起。

  希望小朋友謙恭有禮,那麼自己在待人接物時,也必須如此,希望小朋友有讀書的習慣,那麼自己在休閒時,別忘記跟小朋友一同閱讀,回想起來,真的很感謝自己小時候有二姨提供的二手成語故事相伴,更感謝終日勞碌的媽媽,在每個假日還能夠帶我去市立圖書館,或許,我沒有過多的回憶在各大風景區上,但,我有更多的收穫,在往後有書相伴的日子裡。

  孩子,最重要的教育,其實從自己的行為做起,表現給自己的孩子看,才會是最有效的,別在怪罪到任何政策或是老師身上了,畢竟,孩子最大的老師,還是自己相處最久的爸爸媽媽。或許每個環節都出了一點小瑕疵,那麼扮演著各種角色的我們,一定都能為孩子做些什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六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