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果然寫作的習慣不是說找回來就能馬上找回來的,書寫文字的感覺跟以往每天至少一篇的大學時期落差太大了。

  最近這些日子突然還蠻有感慨的,快面臨三十囉,時間過的也太快,好像掰著手指數一數突然就三十了,又不是坐著時光機到處飆車… 

  真要說工作上的目標,的確是達到了剛出社會時給自己的設定,而其餘生活上的目標呢?有些有達到,有些沒達到,但都是題外話,會想打這篇其實就是一個主要的選擇題「想要的是職位還是薪水?」

  的確「三十歲」是個可怕的數字,一個超級大坎擺在這邊,過年很多長輩問工作問婚姻,很多晚輩在餐桌上聽聽做為人生參考,以後我要,以後我不要的,真要說起來責任重大阿,根本就是個承先啟後的角色,不過過年過節嘛,還是開開玩笑聊聊天就好,真要這麼嚴肅,壓力山大阿。

  說起來,快三十的時候,除了臉書常出現誰結婚的動態,最常聽到應該就是朋友在說著勞務報酬問題,或是這間公司怎麼這樣那樣,那個同事怎麼這樣那樣,或是看著別人自在的生活動態,反觀自己生活只剩工作,感嘆。

  有些看似光鮮亮麗的職稱背後,可能付出的辛苦和勞務報酬不成正比,而看似不那麼光彩照人的職業背後,可能有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品質,哪一種是自己要的?這抉擇其實好像很簡單,但往往實際在選擇的時候卻會選擇相反。

  這樣說好了,在制度良好的前提條件之下,一間知名餐廳的外場服務生,和一間知名企業的董事長秘書(不帶專業)這兩個職缺,很多人可能會選擇秘書。詢問原因大多回應:「感覺好像秘書的發展性比較好一點?因為能認識的人和接觸到的事情層面不同。」

  這部分的確不可否認,許多外場服務生的起薪常見兩萬八,董事長秘書沒經驗到有經驗的三到五萬都有,只是沒經驗的當祕書陣亡速度也不落人後,閒的秘書學不到經驗,忙的秘書容易過勞,而當祕書一個月要能超過五萬,是需要花費多久的年資才能得到?

  而反觀許多經理甚至更高職位者,也都是要用餐的,真要說,當個服務生有可能都會遇到在企業根本不會見面的老闆級人物,而會不會遇到賞識自己的伯樂,這樣看來,就是個命啊?人生嘛,努力之後就放寬心吧。

  回正題,那怕一開始是做服務生,三~五年後在餐飲業應該也差不多是副理,薪水三萬五到四萬五這階層差不多。而且現今也有些有提供酒水的餐飲業者願意讓利,達到目標就分紅多少,這部分通常幹部分紅比例會更高,真要說起來薪水在時間的經歷下好像也跟光鮮亮麗的職缺差不多?那麼剩下來的其實是個觀感問題。如何符合期待,對眾人的,家人的,另一半的。

  也曾經有被問過這個問題其實要論職缺的未來發展性?其實現在很多發展性很好的缺,好像拿健康出去換的居多,真要論生活品質,不一定真的比較好。為什麼這麼多人瘋狂的要考上公職,好像不是因為未來的發展比較好,而是因為薪水穩定也普遍比外面的企業來的高。讓人覺得在這邊工作或許累但至少值得。

  怎麼選擇本來就沒有什麼對錯,最怕的就是生性平淡卻選擇了一條英雄的路在走,不然就是英雄個性選擇了平淡的路卻不甘寂寞,結果天翻地覆。這就比較容易出現「人生就像一張茶几,上面總擺滿了杯具。」的狀況。

  從小到大的教育,好像夢想都有限定好壞,當什麼好,當什麼不好,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畝田,真的不需要把別人的夢拿來自己耕,這樣耕,容易耕著耕著就突然忘記自己的夢是什麼,到頭來不知道自己在耕什麼,為什麼耕,還能怎麼耕。

  新聞中也是有看到人轉筆轉到紅到國外演出去了,剛出社會時花點時間好好問問自己,什麼是自己要的,什麼是自己覺得值得的,怎麼樣的生活是自己能平衡的,「夢想是先要能填飽肚子比較重要」這說法沒錯,那麼在填飽肚子的時候好好安排完成夢想的進度就特別重要,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填不飽肚子,也完不成夢想的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六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